廣東長天思源環??萍脊煞萦邢薰?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 0, 0, 0);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 />產教融合三年規劃工作方案
為聚焦“十四五”教育改革規劃 ,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崗位實踐培養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根據《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發改社會【2019】590號)和《廣東省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工作方案》(粵發改社函【2019】3514號)的文件要求,結合公司產教融合工作的實際,發揮企業引領作用,科學合理規劃、健全規范管理制度,深入貫徹推進產教融合項目,堅持“倡導生態文明,引領智慧環?!钡氖姑?,堅持“適應社會需要,培養專業技能,造就高素質復合人才”的教育理念,堅持校企雙方協同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教學,為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共同發展提供創新平臺,為社會提升技術技能人才作出貢獻。
2020年,我司憑借多年在技能培養、校企合作上取得豐富經驗及業績成果,入選廣東省第一批建設培育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并被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儲備庫。為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工作并與企業人才發展相融合,現結合我司的發展現狀,對未來三年的產教融合工作進行建設培育規劃,具體規劃如下:
一、發展思路
未來三年,公司將繼續加深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現有技術、知識、設施等各種資源,積極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辦學模式,構建“面向環境監測產業,以企業崗位能力要求”為導向,校企“交替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校企聯動、合作發展”的合作機制,堅持以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作為公司人才培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深入開展現代學徒制培育、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大學、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融合服務,發揮企業在產教協同育人的重要主體作用,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二、預期目標
(一)強化實訓基地培養水平
通過校企雙方協同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教學培養模式,加強實習實訓基地的培育功能。以企業培訓為責任主體,校企雙制聯動推進,每年吸納實習生人數不少于20人,制定并完善培養標準、職業標準安排生產和培訓內容,使學生的實習常規化、制度化,切實提高環境服務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及基地培養能力水平。
(二)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在原來校企合作實習吸納、訂單式培養、冠名班等合作模式上,開展現代學徒制培訓工作,通過與高校合作,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企業員工和學校學生雙重身份、校企雙主體育人”的創新合作模式,按崗位需求定制培育計劃,提升企業人崗匹配度。
(三)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水平
通過產教融合項目,創建學習型組織,籌辦“長天思源學院”,搭建培訓體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及技能培訓認定,進一步打通人才培養體系供需和科技創新鏈條,打造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學習型組織”。
(四)構建高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新平臺
通過校企合作,促進校企科研力量的融合與提升,促進成果轉化,以產學研相結合為依托,實現校企之間互相交流,資源共享。
三、工作內容及方式
(一)完善實習實訓基地管理
根據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三年規劃要求,按計劃推進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及時優
化及完善實習基地工作規章、企業導師管理制度、崗位培養計劃等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實習培訓體系和導師團隊建設,加大實訓功能和職業素養培訓,培養德才兼備復合型人才。
(二)擴大校企合作工作規模
以廣東輕工學院、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專業院校為主要合作高校,以“環
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為專業對口技術,逐步擴展到“環境評價與咨詢服務”、“環境工程技術”等專業,開展多學科專業點的深度融合。
(三)開展現代學徒制培訓工作
根據《關于大力開展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要
求,積極推進與高校合作,共建“現代學徒制試點班”,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覽的長效機制,不斷提供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服務
籌建長天思源培訓學院,建立實習培訓課程體系。開通線上培訓系統,設置課程模塊、課程分類,搭建培訓學院體系,創建學習型組織。根據產教融合企業、現代學徒制試點企業工作推進情況,對培養方案和標準、管理制度和崗位標準、課程資源系統分析,組織申報高水平企業大學并充分發揮企業技術資源優勢,立足專業服務,為行業、社會提供技能培訓服務。
(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職能轉變,結合職業教育實施“1+X”證書制度,
推進職業技術培訓證書與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利用高校與企業合作,引進院校職業技能,為企業在職人員技能提升,自身發展培養出適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技能人才,讓人才培育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六)科研合作
借助高校的科研師資力量,充分利用雙方工程技術中心、科研項目等平臺,在科
技前沿、技術示范應用方面開展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管理機構
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建設實施領導小組,專門管理建設培訓工作,小組成員由思想品質好,專業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能強、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企業管理經驗的人員組成。在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下,研究制定相關的規章和制度,將產教融合與校企業合作相關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對工作的程序、內容、進度安排、資金使用等進行明確規定,按照工作規劃要求,具體落實任務和責任人,嚴格按照各階段進展情況。使工作有制度、有計劃、有步驟、有檢查、有記錄、有獎懲。
(二)爭取政策支持
在現有一系列政策基礎上,積極爭取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建立企業與學院共贏長效機制,合力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
(三)加強溝通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雙方要定期溝通,就人才培養、項目實施、學生實訓、學術交流等過程不斷的加以改進,以便提高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
(四)成果宣傳
廣泛宣傳校企合作成果,提高產教融合影響力,企業通過自媒體,介紹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經驗、做法、成果提高產教融合影響力,介紹各項平臺建設的推進情況,擴大產教融合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對學校的教學、招生就業、教學設施等進行宣傳,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就業指導提供幫助;學校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各種媒體上,為企業進行多方位的信息宣傳,和企業合作開展各種項目的實施,共同培養“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社會提供服務。